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銀行家族的罪行﹝一﹞

以下數章文章同時連載,因為譯者認為下面文章互有關連,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騙局的重點。

銀行精英的世襲控制

當我論及銀行精英時,也包含了控制了我們的世界幾千年的皇室家族和皇族血裔在內。要知道引入金錢概念的是古代祭司國王,這代表這貨幣供應的控制權已經被皇族後裔沿襲繼承,這引申下去即代表銀行家就是皇族血裔的一個分支。這就是為什麼英女皇會被稱為全球最富有的人。英國皇室是至今全球最大的地主,但不要被愚弄了。皇室不特是指英女皇,皇室是指在英女皇名下和意志下運作的公司。

           過去三百年世界上演了一幕壯觀的銀行家播弄全球事務,影響大多數國家的政府,製造了革命和戰爭,為法制引進了新法律,消滅了礙道的總統,設立秘密組織確保我們一直受控。

           最可怕的發現是銀行家操控了全球衝突和戰爭,只為一己私利和持續的操控。每一步都是以人類作他們心甘情願和皇室的棋子。當他們步向死亡的時候,仍心懷榮譽、尊榮和高漲的愛國情操。

「他們無意追根究柢,他們只是慷慨赴死。」──1854年,《輕騎兵的衝鋒》艾佛烈‧丁尼生

銀行家的戰爭

           戰爭每每因公司的利益,而由國王、女皇、政客及教宗發起,但不是人民。人民只會是反對暴政而為自由而戰的起義和革命的原因。這是一種政客一直承諾,但從不兌現的自由。

           所以我們直面過去世界的一些關鍵的歷史事件時,只能夠令人清醒地意識到銀行家只為自己的利益而行動。

           美國其中一個建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國王喬治三世拒絕允許殖民地運行一個實在的貨幣系統,令金錢掌權人可以染指對普通人的控制。這很可能是革命的主因。」

           以後北美獨立革命,主要都是圍繞國王喬治三世的貨幣法令,致使殖民地進行商業活動時,要用私下向英倫銀行借來帶有利息的銀行鈔票。革命以後,新聯邦政府採用了截然不同的經濟系統。政府自己發行鈔票,就為了私人銀行如英倫銀行不能再用有利息的鈔票抽乾人民。

           法國和俄國的革命也是長期貧困的人民對皇族以金錢手段壓迫的回應。

           美國第一銀行是美國第一間私人中央銀行,在1791年成立於美國,由羅斯柴爾德銀行家族所有。這就是我們第一次能讀到銀行家和其他工業大亨欲染指全球,令人冷汗浹背的宣言。

           羅斯柴爾德王朝的長老,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路人皆知的意圖:「只要我發行和控制一國的貨幣,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二十年後第一私人央行成立後,美國國會拒絕續約並表明欲回到沒有發給銀行家利息的,國家發行的價值為本貨幣的意願。

           「要是這份新的章程不通過,美國就要面對一場災難性的戰爭。」當內森‧梅耶‧羅斯柴爾德發表一份對美國政府露骨的威脅,再一次我們見證銀行家對全球政治事務的深層影響力。

           美國國會仍然堅決拒絕不與美國第一私人銀行續約後,內森‧梅耶‧羅斯柴爾德衝口而出:「好好教訓這些野蠻的美洲人。把他們帶回殖民狀態。」

           就在這份惡名昭彰的聲明發表之際,在羅斯柴爾德家族控制的英倫銀行的資助下,英國發動了1812戰爭再殖民美國並逼迫他們回到英倫銀行的奴役狀態。計劃是讓美國在戰爭時俯衝入深巨的債務,然後他們就會被迫接受新的私人中央銀行──然而計劃成功了。

           美國國會被迫執行與另一個私人銀行的約章,並由該銀行發行貨幣和公共債券,這就是美國第二銀行。再一次,私人銀行家完全掌控了一國的貨幣供應,完全無視了誰制定法律,也對有多少英國和美國士兵為此赴死漠不關心。

           1832年,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以「有傑克森就沒有銀行」成功連任。

           「先生!我亦然能近距離觀察美國銀行的作為。我曾指派人監察你們很長時間,深信你用了銀行的資金將這個國家的人民基本所需拿去投機。當你們得手時,你們就自己瓜分利益;當你們虧蝕時,你們就向銀行索償。你們告訴我如果我取用銀行的資金及廢除銀行約章,我就會毀了上十萬的家庭。這可能是對的,先生,但這是你們的罪行!如果我放任你們,你們會毀了上五十萬的家庭,而這也是你們的罪行!你們是一丘之蛇蠍殘賊。我已然決心擊漬你們,這次是一勞永逸地,﹝向桌子敲拳﹞我會把你們擊潰!」 ──18342月,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

           傑克遜成功地阻止了美國第二銀行的續約,並演變成史上唯一一個完全還清銀行家築成的國債。

銀行家走向暗殺罪行

           當三位著名的美國總統對銀行家和秘密組織直言不諱時,都曾被暗殺,當中有兩次成功了。傑克遜、林肯和甘迺迪都曾起來反抗銀行家族,但家族知道如何應付麻煩總統和成功地掩蓋自己的罪行。

           就在總統傑克遜終結美國第二銀行之際,理查‧羅倫斯嘗試暗殺,但兩支手槍都辜負了他。

           當南方聯盟退出了聯邦政府,銀行家又一次看見可以大舉收獲債務的機會。他們願意為林肯回到聯邦的努力斥資,但總統林肯拒絕了。他用新政府發行的「綠色背」﹝Greenback﹞的美鈔。這將是一個對中央銀行的財富和權力的直接威脅,而中央銀行很快就有反應。

           一篇來自倫敦時報的文章,反對了林肯為內戰而發行新的綠色美鈔,卻贊同了私人銀行高達30%利息的貸款。「如果這頑劣的財務政策在北美大陸出現並落地生根,那麼政府就可以毫無代價地恣意印鈔。它會有所有手段去支持自己的商貿。這會使政府變得空前絕後的富有。智囊和財富都會流向北美大陸。這樣的國家一定要被摧毀,或是整個世界的君主政體都會被摧毀。

           誰在背後控制倫敦時報已經在文章中顯示得非常清楚。這也提供了十分清楚的證據證明君主政體或是皇族是跟精英銀行家族有直接聯繫。

           但銀行家對人民控制的貪欲是永不懨足。1872年,紐約銀行家們給每家美國銀行都寄了一封信,要求他們斥資贊助反對政府發行林肯的綠色美鈔的媒體。

           「尊敬的先生,摯誠建議閣下運用您的能力去維持這種優秀的日報和週報……只有反對政府發行綠色鈔票,閣下才能保持在眾多不願意反對者的贊助及優勢……要回復到政府印行流通的鈔票,就是為所有人提供金錢,而這會嚴重損害作為銀行家及貸款人閣下的個人利益。」

           銀行匪徒用下面的話宣告了控制會持續:「我們不會允許綠色鈔票,就如他們所稱,如讓貨幣在任何時間流動,我們對此會失去控制權。」取自《金權政治的全勝──美國民眾在18701920的生活》林恩‧惠勒著。

           銀行家十分清楚明白,金錢是完美的奴役及控制手段,有比擁有需要供食住的實體奴役無疑更有效。金錢是達致更快速的奴隸成長的奸狡工具,而大眾不會發現。他們會被民主和自由的看法蒙蔽,而不察覺他們是徹底地被金錢操控人奴役。

           在她的作品《金權政治的全勝》中,林恩‧惠勒告訴我們另一個銀行家惡劣意圖的驚人例子。「奴隸制度可以被戰爭及私有奴隸制廢除。我和我的歐洲朋友都認同奴役只是擁有勞工及提供工人的需要,但在英國領導下的歐洲計劃,是透過工資去用資本控制勞工。而控制了金錢就做得到這事。」

           近代不會有比這更當頭棒喝的說法,令普通人意識到銀行家對他們的目光──動產和奴隸。在Encarta辭典如此定義了動產:

       「可移動的財產──一樣不是終生擁有的土地而是有形的個人的財產。動產可以是可移動的財產如家具或汽車,但也可以是動產以如租約的方式等產生的利息。」

           現代控制奴隸的銀行業和銀行家族,是世上最大的有組織辛迪加犯罪集團。令他們變得比其他企業更極端危險的,是他們的不法活動正受法律保護。這些法律是法庭和法官們寫來去保護他們的。

銀行凌駕在法律之上

1913年,美國貨幣的擁有人是人所熟悉的「聯邦儲備系統」這國際私人銀行公司。這個團體印行「聯邦儲備借條」﹝即現今鈔票﹞然後借予美國財政部。美國人無知地滿足於這個欺騙,會為了使用他們的金錢﹝或可以稱為一堆華美的紙﹞而支付聯邦儲備銀行家族利息。很多國家的私人中央銀行都套用了這公式。

聯邦儲備銀行家族可以從輕薄的空氣中印出多少錢就是印多少,喜歡派給誰就派給誰,而沒有美國政府的監管和介入。

在一個在詹‧萊勒的訪問中,前任聯邦儲備局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就指聯儲局是一個獨立於美國政府所有法政部門的組織,沒有一個部門或機關可以駁回他們的決定。因此,美國總統和聯儲局的關係是不會影響聯儲局的決定和行動。

這個聯儲局不向任何人負責的認知令人為之一寒。不論政府或是任何機關都對聯儲局沒有話語權。換句說話,儲備局可以隨心所欲,沒有間接後果或任何可因他們的欺騙行為而被逮捕。中央銀行做的事持續了一整世紀。下面是訪問節錄的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ol3mEe8TH7w

           「詹‧萊勒:甚麼是恰當的關係……美國總統和聯儲局主席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呢?

           格林斯潘:首先,聯邦儲備局是一個獨立部門。而基本上這代表,額......沒有其他政府部門可以駁回我們採取的行動。這行之以久,沒有證據指出政府、國會及其他人等要求我們做一些在我們覺得是對的行動以外的事情,所以,是怎樣的關係不太重要……而我跟美國總統有很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