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至24日期間,當佔領華爾街行動全速運作時,《新科學人》及《福布斯》雜誌用下列標題發佈了內容相近的文章:
揭露──令全球運行的資本網絡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1228354.500-revealed--thecapitalist-network-that-runs-the-world.html#.UkqrtX-o0_w
147間公司控制了所有事
http://www.forbes.com/sites/bruceupbin/2011/10/22/the-147-companies-that-control-everything/
這篇文章勾勒了三位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系統理論家的研究,應用了一個有三千七百萬條國際公司及投資者資料的資料庫,令人震驚的發現了當中有四萬三千零六十家國際企業由相同的人持有。他們建立了一個模式,找出結果看看誰擁有誰、他們的利潤屬多少及他們能在經濟體中圈佔多少力量。
這研究揭示了1318間公司擁有人的裙帶關係。每個人與兩間或更多公司有連繫,平均來說他們與20家企業有接觸。雖然他們只佔有20%全球利潤,這1318間公司卻似乎集中用了他們的股份,控制了全球主要的大藍籌及生產企業,高達全球60%的利潤。
當蘇黎世團隊更進一步解開了擁有人網絡時,他們發現147家企業是全球企業控制的核心。這147家企業環扣地有另一家公司的股份,總計控制了40%全球財富網絡。再深的分析還發現共有737間公司控制了80%全球財富。不令人驚訝的是,這多是金融機構如巴克萊銀行、美國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高盛公司、瑞士信貸集團及其他沒有這麼街知巷聞的金融機構。令人感興趣的是南非資本的保險機構,瑞泰,是名單上第三十名。它的財富不可能來自南非家庭和汽車的投保。那麼他們有誰在參與,以及他們參與了甚麼呢?
以往的研究發現,少數的跨國企業擁有巨大的世界經濟板塊,但這些研究只包含了有限數量的公司,而且忽略了對擁有權的研究。這是首次拋棄了意識形態後有真正科學精神的揭露,去真實地驗證這樣的強大網絡。這揉合了數學,設計出自然系統,計算了複雜的整合數據,結果是標示了全球跨國企業的擁有權。
「現實是如此複雜,我們必須要從不論是陰謀論或自由市場的規矩中走出來,」研究團隊的詹姆士拉格爾菲爾德稱。「我們的分析是基於現實的。」
在147家中首50家控制全球的公司
- 巴克萊有限公司
- 美國資本集團
- 富達公司
- 安盛
- 美國道富銀行
- 摩根大通
- 英國法通保險公司
- 美國先鋒集團
- 瑞銀集團
- 美林銀行
- 威靈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德意志銀行
- 富蘭克林資源公司
- 瑞士信貸集團
- 沃爾頓企業有限公司
- 紐約梅隆銀行
- 法國外貿銀行
- 高盛集團
- 普信集團
- 美盛集團
- 摩根士丹利
-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 北方信託公司
- 法國興業銀行
- 美國銀行公司
- 勞埃德TSB集團
- 景順有限公司
- 德盛安聯
- 富盛證券
- 英傑華集團
- 施羅德集團
- 道奇考克斯
- 雷曼兄弟
- 永明金融
- 標準人壽
- CNCE
- 野村控股
- 美國存管信託公司
- 馬薩諸塞互助人壽保險
- 荷蘭國際集團
- 勃蘭兌斯投資夥伴
- 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 日本存款保險公司
- 全球保險集團
- 法國巴黎銀行
- 聯營投資管理集團
- 日本理索納控股有限公司
- 資本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