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多數服從少數──合一興隆

        當我說要我提出一個從未被試過的新系統,我就是這樣的意思。烏本圖哲學提出一個「多數服少數」的法則。當我們大部份人首次聽到的時候會覺得十分陌生,這很明顯我們已被制約成盲目地服從「民主」,並認為「少數服從多數」是最好的以及唯一的生存方式。雖然這說法「多數服從少數」不是很完全的描述了系統,這並不是「多數法則」的相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去迅速擺脫我們多數人被困的境況。這說法本身激活了更多的右腦創造的功能,會迫使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想,我們應該怎樣共同努力去令全部人得益。民主這一方法扼死我們的咽喉。這是一種欺凌的手段,提出若果有51個同意者和49個反對者,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得到某事並播弄另外那49個完全不同意我們的,想用另一套方法的人。

少數法則符合團結協作的哲學而非競爭和分裂

        在烏本圖貢獻主義模式中,它允許了社區從百花齊放的選項中得益,因為金錢不再限制大量的選項,以及從合作中使所有人得益的可能性。我們不是必須要有非黑即白,非是即非兩個選項。我們可以有許多方法同時實行,因為金錢已不再是我們作為人民提出任何事物的障礙。

        扼住了我們咽喉的民主多數法則,只是一個狡黠扭曲的控制工具去激怒人們去抗衡其他人,分裂並征服,而不是合一而興隆。

        一旦我們意識到這個道理,我們曾拒絕的選擇此時就會得顯而易見。在選民還以為自己有權選擇的幻象下,現在的體制令權力集中在號令的人手中。從那一刻起,我們的選擇就限於我們能票選的人。

        弱勢社群和小團體就要向贏得大多數支持的人投訴及建議,而我們都知道這些少數人和他們的需求會怎樣被回應。民主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不是公平的服務全部人。這是一個體制暗地裡推動分裂,然後征服的哲學。

        烏本圖模式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允許人們提出新的意念、選項和選擇。因為這裡不需要金錢去令事情發生,只要不對任何社區造成傷害,所有事都允許實行。議會的任務就是照顧全個社區,以至全部人的利益。你越投入去做,少數法則非常有意識地創造富足,這事就越明顯。但這概念對一個以金錢運行的社會是完全陌生的。

        讓我們回到當每個人首次面對這哲學都會問的熾熱問題。要去找到這原始問題的簡單問題,我尋遍了整個清單的政府部門,而且為每個範圍的人都構想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去想像一個沒有金錢的社會如何運作。一個由人民,他們的天賦和技能而不是金錢去推動的社會。

        我必須承認這是這樣長時間以來,我設計新烏本圖社會藍圖的旅程最令人興奮的一部份。這是為什麼我可以真正地說,我明白人們對他們問問題的一刻最精確的感受,因為我確切地記得當我首次對付同樣問題時的感受。

        最初我對於尋找答案是十分糾結的,我那時想,我會走進死胡同,必須要放棄這烏托邦之夢。這讓我花費了至少幾個星期,甚或幾個月,去找到可以跟所有人和諧共振的答案。所有人在任何文化的社區都會誠心接受的答案。

        然後問題迅猛地堆沓起來,我有一堆懸而未決的問題要解決,嘗試從中找出我們如何能不用錢地生活。但我十分驚喜,隨時間一週一週的滴答而去,我讓問題洗刷我,一個接一個的,答案開始浮現。而當我對頭幾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中,及這樣的問題如何在沒有金錢的世界中運作,如皓峰崩雪般的披露就此襲來。

        我解答得更多,我就越容易去解答下一個層次的問題,因此我忽然就有了一堆從前面的解答得到的參考,這引導我得出更簡單的答案。

        自我開始我的旅程已有幾年了,而這花了我至少五年時間才鼓起勇氣站到人群面前去分享貢獻主義的意念。最令人驚奇的是,我分享得越多,人們看起來就更明白這概念。這是因為我們全都踏進了共同意識的領域,或是量子知識場。這很簡單的指,新來的人可以扣一扣門,然後就從意識領域或是知識場中,就算不是馬上,也會是很快就得到答案。不要害怕,索要答案而答案就會展示於你。問,你就會得到。越多人思考問題的答案,其他人就越容易一樣地去找到答案。更高的全球意識,人們就更容易去得到「它」以及擁抱「它」。

        所以我們都在這裡,嘗試去擁抱一個現在世上大部份人仍不相信是可能的,新的社會體制。如果我能想像得到它,而你也能想像得到它,以及上百萬人都想像得到它,很快地整個世界都能夠想像得到它。而現在你應該知道我們的實相是由觀察者創造,並由觀察者的意念投射出來。

        一旦地球上有達到足夠數量多的人分享這些想法,就沒有回程路了。我相信我們已經通過這個關鍵數量,並步向了臨界點。全球人讓這種想法實現這只是時間的問題。不要害怕,不要再看新聞,想像一下這個實相。有更多人想像烏托邦,我們就能更快達成。